最近上班路經傳統市場時,路邊成堆紅豔豔的紅蘿蔔和肥滿的白蘿蔔,頂上綠油油的葉子和覆在皮上微濕的泥土,昭告著他們剛剛離開農田的鮮嫩,搔得我心癢難耐;不時盤算著要找個黃道吉日,把他們通通吃下肚。
昨天在網海上尋覓一個可以消滅掉冰箱裡那三顆馬鈴薯的食譜時,發現了“味噌豬肉湯”,對這道菜我已經久聞其名,在一個日本美食節目裡一個風霜滿面的老伯作過這道菜,掀開鍋蓋時那蒸騰的熱氣,還有老伯邊吃邊說:「這是一道溫暖的料理…」時臉上幸福的表情,至今難以忘懷,昨天的晚餐就這麼拍板定案。在我前去採辦食材時驚喜地發現,現在不但紅白蘿蔔正當令,台灣產的洋蔥也上市了。台灣洋蔥纖維細又清甜多汁不嗆辣,是做沙拉的最佳選擇,雖然拿來燉湯是浪費了點,但我還是忍不住帶一顆回家。
這道湯的材料非常自由,喜歡什麼加什麼,重點是大量蔬菜煮出來的湯,不用熬高湯,不用化學雞湯塊,就能非常甜美。以下是我的材料和作法:
有我前臂長的白蘿蔔半根切厚片 和白蘿蔔等量的紅蘿蔔切厚片
一般大小的洋蔥一顆切片 豬肉切片適量 (部位視個人喜好和供貨來源來定)
薑數片
油 (身為麻油控,自然不會放棄用它的機會;想試做的人就有什麼油用什麼油吧~)
味噌
鍋熱下油和薑片稍微爆香,下洋蔥炒至軟,把紅白蘿蔔片全下,加水至淹過材料,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至蘿蔔煮透,加肉片並舀一點湯出來碗裡把味噌調勻後加入,確定肉片熟透就完工。本來還想加高麗菜和豆腐,後來考慮到一個人食量有限,才忍住沒放,記得有些食譜裡還加了大蔥段,想像中應該也會很美味。不過,本來要消滅的目標馬鈴薯後來變成盆栽的食物,那些馬鈴薯雖然沒有發芽,但已經有大部份的皮變成青色,買的時候傻傻以為是品種的問題就帶回家,後來上網查了又查也找不到哪一款馬鈴薯的皮是綠色,倒是找到一堆“馬鈴薯青皮病”或是“青皮馬鈴薯含高濃度龍膽鹼”的文章,本來還不死心地把所有馬鈴薯都削了皮,只是不管削了幾層都還是透著青色,最後只好忍痛把它們讓給陽台上的盆裁當肥料。
成品聞起來有麻油加薑片的暖意,吃起來除了薑的辣以外,蔬菜的甜味和味噌、豬肉也搭配得很和諧,只要再煮點白飯或下些麵條就有營養均衡的一餐,而且全部材料都是當令盛產,便宜的不得了--紅蘿蔔兩條:5元,白蘿蔔半條:5元,洋蔥一顆:10元,營養美味加上支持本土農業:無價!
註:分辨台灣洋蔥和進口洋蔥的方法-- 台灣洋蔥的外皮較白,進口洋蔥多呈金色。証據等級:D ( 專家意見,專家=我媽)
- Jan 20 Tue 2009 15:52
不用高湯營養方便的「豬肉味噌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