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五年前第一次出國就是去歐洲,那是流行集點式旅遊的年代,十二天跑了歐洲五國--德、瑞、奧、盧、法,每個國家都只停留一兩天,走馬看花一趟後,只記得德國很美、瑞士很假、法國很亂,以及自已心中暗暗立下的決心--一定要再去一次德國!
    大考結束後的這趟旅行已經期待了很久,只是變因太多而遲遲無法敲定,幾番波折後終於訂下時間地點--舊地重遊德國和瑞士,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趕,趕著下訂金、辦簽証、換歐元、找資料,加上出發那天有颱風來攪局,拖著大行李趕高鐵接駁車、趕高鐵時,更隱隱有絲淒涼。因為每件事都踩在deadline上完成,準備旅行的過程簡化為一連串待辦的事件,忘了準備心情,一直到坐在中正機場等集合,才終於穩定下來,有餘裕可以想想這趟旅行,試著回想德國給過我的感動,卻只記得溫帶國家才有的清冽空氣在鼻腔裡的感覺,於是,一路上只能靠著那一絲嗅覺的記憶維持心情的高亢。
   
    德國的第一站是萊茵河遊船,車子進入河畔的道路後,典型的德式房屋就出現了,屋頂多是由黑色或紅色頁岩鋪成,每一棟房子的外牆顏色都不一樣,舉凡粉紅、粉綠、粉藍、鵝黃、檸檬黃等,各式各樣的粉嫩色彩都能找得到,每扇窗也都被精心打扮,木質隔柵推窗的顏色,窗內的紗簾花樣以及窗台外花叢的花色,通通經過整體搭配,隱隱有股輸人不輸陣的氣勢存在。遊萊茵河的重點,本是河邊山壁上的古老城堡,熟習歷史的人也許一個一個都能講出一串典故,可惜我們不是那麼用功的人,只懂得讚嘆建築蓋得美,佩服古人怎麼能在那麼陡峭的山壁上蓋出城堡來。
    玩歐洲除了名牌店就是逛古蹟,古城、古教堂、古餐廳,我們在德國逛的第一個古城是海德堡,大概所有的旅遊書對海德堡的介紹都離不開全德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海德堡大學,說它是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大學城,河豚簡單的腦袋實在不能想像,怎麼樣的城市能被稱為“富有人文氣息”,直到真正站在海德堡宮殿的城牆上俯瞰這個憑河而建的城鎮,櫛次鱗比的紅瓦白牆襯著緩慢的河水及河兩側滿山的綠意,自然而然地就飄散了一股清新的學生氣。
    第二個古城是羅滕堡,因為地處偏僻而使他成為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古城,兩進城牆和城門都完好如初,整個城內都是石頭路,唯一現代化的証據是展示時髦服裝的櫥窗,晚餐後我們沿著城牆繞著城走了小半圈,城牆上的路很窄,大概僅容兩個人錯身,很難想像古早時真有戰事的話,一堆穿著笨重盔甲手拿兵器的士兵們要如何在這狹窄的空間中交錯而不傷到同袍。這兒滿街的麵包店都賣一種球狀的甜點,各種大小都有,從乒乓球大、拳頭大到碗公大,上面沾滿了各種口味的糖漿,五花八門地擺在櫥窗中向我招手,離開前忍不住買了三個來嚐鮮,除了毫無意外地甜以外,它就是蜜麻花的球狀變形,而且是香脆不黏牙的那種。
    古城之旅的第三站是一個叫做丁凱爾史班的小城,運氣很好,去的那天剛好是他們一年一度的慶典活動,全城的人都穿上中世紀的裝扮來遊街。不過,遊覽車才剛在城外的停車場停下來,立刻就有幾個小孩堵在門口,還以為到了第三世界國 家小鬼是來騙錢或乞討的,二手翻譯後(小孩講德文給司機聽、司機翻成英文給導遊聽、導遊再翻成中文來宣佈)才知道,在慶典期間進城是要另外收門票的,最後每人付了四歐元換來一個木塊做的門票,城門口還真有人把關一一檢查門票呢。由此可見這個小城也是保存良好的古蹟,四週城牆固若金湯,護城河裡雖然長了蘋果樹卻也還是有阻卻宵小的作用,把關的人只要守住唯一開了門的城門口,就不用擔心有露網之魚從別處溜進去囉。午餐是在城內餐廳的地窖裡吃的,慶典日裡waitress雖然正常工作,身上穿的也是中古世紀的裝扮,沙拉是一整盆上桌的,各式各樣不認識的青菜都很鮮甜,附餐的黑麵包據說是老麵發的,有股微微的酸味、麥香味並且非常的細緻,現在想起來都還是口水直流啊。
    小小的古城待了大半天,慕尼黑這款大城市反而只有匆匆一撇,逛一逛1972年慕尼黑奧運舉辦場地--奧林匹克運動公園和舊城區的瑪麗安廣場就離開了。
    既然要講童話德國,就一定不能漏了夢幻城堡的經典--新天鵝堡。這是一個瘋子皇帝路德維希二世在十九世紀末所建造的,座落在一個陡峭的山壁上,整個城堡由內到外充斥著夢幻的氛圍,白色石材外牆、青色屋頂,高低錯落的尖塔,正是迪士尼卡通片頭城堡的原型。至於城堡的內部,就是極盡所能的奢侈,到處都是亮晶晶的黃金、水晶,作工繁複細膩的雕刻,訴說神話故事的織毯和壁畫,每一扇窗望出去都是青山綠水美得不像話。如果想看到城堡的全景就要多走10分鐘到另一邊的山腰上的瑪莉安橋,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雲霧飄渺的新天鵝堡,說是仙境也不為過啊~
    離開新天鵝堡的下一站是威斯教堂,這是被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收列為世界遺產的教堂,供奉的是曾顯示神蹟的木雕耶蘇受難像,相對於耶蘇受難像逼真的痛苦神情,整座教堂的裝飾採取洛可可式風格,所謂的洛可可式據說是一種豐富、色彩繽紛且令人愉稅的裝飾風格,教堂內部因為窗戶多而顯得非常明亮,牆壁是以白色為主,裝飾物或壁畫的主色調則是溫暖的黃色系和金色,是一種舒適的富麗堂皇。我們到的時候正下著雨,明明是盛夏室外氣溫卻只有11度,每個人都只能縮著脖子呵著手到處找地方避雨,教堂外圍的景色就完全被忽略了。
    對於以“懶”為招牌的我來說,度假風的小鎮絕對是有著逃不了的吸引力,這趟旅行中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波登裡的小島--林道。這個位在德、瑞、奧交界處的小島只有0.68平方公里,走一圈花不到一個小時,小鎮上熱鬧的只有一條街,景點或是歷史建築更是屈指可數,但因四面環湖,每年還是吸引許多水上活動的愛好者前來度假,除了德國小鎮特有的明亮市容外,還多了一點溫馨、不喧嘩的熱鬧。當其他團員都去逛街時,我們照例坐下來吃了頓下午茶,歐洲人泡咖啡也許就像我們泡茶一樣自然,是一種紥根在基因裡的技能,隨便一家店、就算是旅館早餐喝到飽的咖啡,都有水準以上的演出;下午茶的點心是蘋果捲,切大塊的蘋果拌了糖和肉桂,組成了充滿酸甜蘋果滋味的內餡,用類似法式薄餅的餅皮捲起,寫到這裡又忍不住流口水…
    接下來的行程轉進瑞士,削了一點法國的邊後又回到德國,這次的行程中還安排了outlet半日遊,印象中的outlet是像一個mall的規模,一棟佔地寬廣的樓房裡有各家名牌專櫃,結果,這個outlet相當大氣,自成一個小鎮,幾個在地的大品牌如Hugo Boss, Bally更是獨成一棟,同團的那些好野人都買得不亦樂乎,兩手提著好幾袋、肩上還要揹幾個,我跟羊先生只置辦了些送長輩的小禮物,還好有同事的“喔咪亞給”--兩大袋巧克力來撐場面。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的斯圖特佳和法蘭克福就是現代大都會的樣子,在斯圖特佳逛了車站前的繁榮大道把未買齊的伴手禮搞定,連逛逛名車總部的時間都沒有,就趕著去坐ICE火車回法蘭克福,ICE火車差不多就是台灣高鐵的地上版,最快車速也約略有每小時200-300公里。法蘭克福的舊城區因在戰爭中破壞殆盡,城市觀光的部份就更沒看頭,睡一晚後隔天一早就上飛機回台灣了。
    最後一天上飛機前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領隊小姐忘了要在哪一個航廈登機,司機先生翻出機場地圖在第一航廈的清單裡找到Air-China,於是我們一行人就在第一航廈下了車,但在離境大廳找來找去都只見中國航空卻看不到華航的櫃檯,才了解這又是一場無奈的誤會,華航=China-Airlines,中國航空=Air-China,這之間的差異大概就跟以前爭論“熊貓”或“貓熊”是一樣的吧,你說它們一樣嗎? 一個是熊一個是貓,你說它們不一樣嗎? 明明指的都是同一種動物啊…  無關藍綠統獨,我們為什麼非得跟對岸用這麼相似的名號行走江湖? 直接了當以“台灣”為名難道不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f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