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學的部落格上看到關於修理機車的抱怨,突然想起家裡那輛無法發動的摩托車。
    話說今年夏天,為了響應環保(懶人的好藉口?)也為了因應大雨不停的天氣,我大幅縮減了自己騎車上班的日數,大多是和笨羊共乘一騎或是用小佛代步,隨著使用頻率愈來愈低,我的迪爵125也愈來愈難發動。一直到七月初,因為連續大雨而整整一個禮拜沒動它之後,就再也發不動了,就算是用踩的,奮鬥到揮汗如雨,也依然沒一點動靜。
    從此,我就只好認份地過著和笨羊同進同出的生活;早上,就算他不用meeting也得跟著我在七點多出門,下午,就算我準五點下班,也得等他到七、八點才一起回家。乍看這樣的生活,總是會有不懂事的弟弟妹妹發出幸福的驚呼,但是,天知道,這真的沒有任何的甜蜜可言,充其量只是一種不得已的相互遷就。既然不甜蜜,那為什麼我不乾脆去修車,然後自己騎車上班呢? 對了,這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是個因循苟且到無可求藥的傢伙。就像我不到要上床睡覺不願意去洗澡;不到沒襪子穿絕不洗衣服;垃圾不放到快長蛆,我是不可能把它拿去丟的。因此,即使要忍受寄人車上的種種不便,只要還不到要走路上班的地步,我就無法下定決心去修車。
    直到上週五,我們騎著笨羊的摩托車出門時,還爬不到一樓的坡道,後輪就打滑並且有種滾不動的感覺,下車一看,後輪乾癟癟地,就連金銀婆婆的皮膚都比它來得飽滿有光澤,胖子夫妻兩人只好摸摸肚子,轉而開車出門上班去。到了這田地,兩人雖然號稱擁有一輛腳踏車、兩輛摩托車和一輛汽車,實際上,卻是死的死傷的傷,只剩小佛頂著生銹的刮痕,勉力地工作著。於是,生活中的不便,除了在時間上的互相遷就以外,又多了要從停車場走到醫院的麻煩以及下班後晚餐地點得受限於停車方便性等等,這樣的困擾,雖然挺傷腦筋,卻還是不足以讓兩個懶胖子下定決心去修車,一眨眼,這樣多重不便的生活,就又過了五天。
    這樣的情況,實在已經弔詭到不是“懶惰”二字可以涵括,一鼓作氣去修車和每天每天地過著不方便的生活,究竟是哪個比較麻煩? 我想,這只要有鴿子般大小的腦袋,就可以輕易地做出選擇,但是,我始終在等著一個完美的“順便”,就是一切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剛剛好的時候----剛好身在地下室的停車場,剛好帶了機車鑰匙,剛好有事要往機車行的方向去,天氣剛剛好是不太熱、不太晚的黃昏時候,而我,本大小姐,也剛剛好有修車的心情的話,那就是個完美的修車時機了。所以,也許我真的不是懶惰,我只是很環保地不願意多浪費一點點的能量在不必要的行動上。
    不過,愛惜了能源也同時愛惜了熱量,無怪乎身上的脂肪有愈存愈多的趨勢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f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